Physical Address
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
韓國男性求歡竟找到小學生?

記者在本月2日下午,假扮成高年級小學生,開設了一個 KakaoTalk 開放聊天室。僅僅過了不到5分鐘,就收到了這些訊息。聊天室標題寫著「學校放假好無聊」,簡介欄只寫了「小六」等字句,沒想到陌生人立刻湧入並開始嘗試對話。

聊天室開設後短短一小時內,總共有8名用戶進入。這些人大多一進來就詢問性別,當對方表示是女生後,立刻提出語音通話的要求。當對方回應「父母在旁邊」或乾脆不回答時,多數人便迅速退出。有些人甚至不發一語就直接撥打語音通話。

Kakao Talk開放式聊天室將於今年8月迎來服務十週年。最初推出時,其宗旨是打造一個以興趣為基礎的匿名交流空間,例如同好會、讀書會或粉絲社群。然而現今卻遭部分使用者濫用匿名特性,將其作為數位性誘拐(digital grooming)的管道。

實際案例接連發生:上個月檢方對一名30多歲男性求處7個月徒刑,該嫌犯透過Kakao Talk開放式聊天室認識小學生後多次性侵得逞;去年10月亦有40多歲男性在聊天室結識女童後,將被害人帶往情侶旅館性侵,二審判處3年有期徒刑。

本報記者實測發現,除自行創建的聊天室外,於搜尋欄輸入「小學生」、「中學生」等關鍵字,輕易就能找到標題為「徵11年次朋友」、「找男友」等開放式聊天室。雖存在純粹目的之聊天室,但因成人可自由進出兒童青少年創建的房間,潛在風險始終存在。

去年遭受性剝削的兒童及青少年中,每5人就有4人是透過Kakao Talk、Instagram等線上通訊軟體或社交網路服務(SNS)受害。根據女性家庭部與韓國女性人權振興院於本月1日發表的《2024年性剝削受害兒童青少年支援中心》年度報告,加害管道第一名為通訊軟體(501人,42.2%),SNS則位居第二(459人,38.7%)。

此問題積弊已久。隨著家長憂慮加劇,近日更出現要求限制小學生使用開放式聊天室的請願。據國會電子請願網站統計,上月發起的「關於限制小學生使用Kakao Talk開放式聊天室之請願」最終獲得19,343名網友連署支持。

自稱小學生家長的請願人陳述:「親眼目睹孩童透過開放式聊天功能,隨意加入成人所在的危險聊天室」、「即便父母再三告誡,孩子仍因好奇與無知持續接觸這類對話」。並強調:「現況下家長難以有效封鎖此功能,要求強制實施保護措施——小學生帳號應預設關閉開放式聊天功能,無需額外申請」,同時提案增設監護人可直接停用該功能的選項。

【後續追蹤】Kakao方面並非袖手旁觀。該公司聲明:「保護兒童青少年遠離有害網路環境亦是Kakao的核心價值與責任」,目前已實施多項措施,包括限制以「成人與未成年人結識」為目的的開放式聊天室(含語音、視訊功能)搜尋。然而這些都屬於需經使用者舉報才能啟動的「事後管制」。

事前防護機制亦存在。自2021年12月起,Kakao便針對19歲以下用戶推行臨時限制措施,需由未成年人主動申請,或監護人提出請求並獲得當事人同意方可啟動。

但實務上若子女拒絕配合,即便父母要求也無法執行。加上申請時需向客服中心提交繁瑣文件(包括申請書、代理諮詢委託書、電信合約證明等),形成執行障礙。

為此,Kakao於上月30日宣布政策革新,強調將「建立更迅速有效的保護系統」:
1️⃣ 簡化流程:取消子女同意條款,監護人單方申請即可封鎖功能
2️⃣ 延長時效:保護措施期限從180天延長至1年
3️⃣ 文件減量:以手機實名認證取代部分紙本證明
4️⃣ 專屬通道:客服中心新增「未成年保護措施」分類頁面

除上述措施,Kakao預告將推出更多方案遏止「數位性誘拐」在平臺蔓延。這場洗刷「未成年性犯罪溫床」污名的攻防戰成效如何,各界正密切關注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